我急需鲁迅的<<记念刘和珍君>>课件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6 08:40:10
有劳各位朋友帮忙!!!

《记念刘和珍君》教学设计示例

  教学目标

  1 诵读课文,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。
  2 理解关键语句,品味语句所蕴涵的思想感情。
  3 了解鲁迅。

  教学重点

  1 诵读课文,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。
  2 理解关键语句,品味语句所蕴涵的思想感情。

  教学设想
 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,语言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情感,这种情感的体悟并不是繁复的语句分析所能达到的,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,才能引导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作者所表达出的情感。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好语调和节奏,注意强调重点词语,整个朗读要自然流畅。

  教学过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 导入
  写作背景简介

  二 诵读课文
  本文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其实非常清晰,学生在诵读几遍课文后变会明了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一遍,然后教师范读一遍,之后找学生分节朗读。

  三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
  通过上面的诵读后,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。具体办法可以是:让学生找出每一小节的一些关键语句,满含感情的读给大家。教师板书。
  对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的梳理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诵读,找出能够反映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,并不是对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。

  第二课时

  一 诵读课文,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
  解决办法: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语句并加以分析。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一些长短句,正是这些长短句的运用,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的释放,这一点,需要师生共同反复诵读才能品味的出。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语句意义分析,只需稍加引导即可。(关于语句的具体分析内容可参看《教师教学用书》 )

  二 简介鲁迅
  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精神,鲁迅在文化史上的意义,并借此让学生能够接受鲁迅的“风骨”。

  三 课后作业
  让学生写一篇小文章,要求能够将抒情、议论、描写三种表